尊敬的各位学院党委领导:
你们好!我只是四川理工学院一名普通的学子,请各位领导原谅我的冒昧。我的建议主要分为六大部分:一、建议的目的;二、学科建设;三、人才培养与引进;四、“产学研”与科技发展;五、资金引进;六、实施方案。
一、目的
学院党委在第一次“党代会”上正式提出了学院“三步走”及十五年建成“四川理工大学”的整体发展战略,学院的各项工作都要服从或服务于这个整体。我个人认为这个总的决策必然是正确的,但是至于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每项工作是否都能按照学院的规划进行,现在很难预测。我仅以对这“合并”近两年来的实际情况的了解和我个人的观察,我觉得学院的整体规划是良性的,但是实际实施过程中不免有所“紊乱”,就好比一个人有着正确的人生理想,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顾此失彼。当然这是我在我院刚合并一年时的感觉,现在又过了一年,情况有了较大改观。不过,目前的情况也不是很乐观,我认为,对于一个大学的发展,最重要的不是规模的扩大,而是质量的提高。而质量提高的一个先决条件则是人才,尽管我院很早就启动了“人才工程”,但其实际效果并不是很好,且预期目标也未实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想应该是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当然这绝对不是学院党委愿意看到的结果,更不是全院师生员工所期望的!
正是基于眼下学院刚刚起步特别是又面临着即将对我院进行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情况下,我作为理工的一名学生,以我个人的视觉,为学院的发展提出了本建议。
二、学科建设
无论对于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学科发展都是重中之重。如果不能把学科建设搞好,就不能算作是一所好的大学。
而对于学科建设本身而言,每所学校都切合自身实际和发展目标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发展思维。首先,我想谈谈我自己对于“学科建设”在我们学院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的理解。纵观全国所有“211”工程院校和一些知名度较高的院校,不难发现,它们中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突出的优势学科方向,在这些方向中,它们都是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再来看看我们自己,我们没有一个学科能在国内外起到这种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学院对于全国来说不过就是“九牛一毛”,甚至没有也无关大局。或许,这种说法过于偏激,但并不是要贬低自己,而是为了让我们引起重视,从我院现有的学科中去发现优势,发展优势,增强优势和巩固优势,通过这四大“优势”,把我们学院建设成为国内甚至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那么我们现在首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发现优势,然后加大力度建设和发展优势,这样才能继续后面的工作。从现阶段看,我们又存在哪些方面的优势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发现和发展优势呢?
1.发酵工程
众所周知,发酵工程是我院最具特色的专业之一,在省内乃至整个西南地区,我们都具有很大的优势。正因为它是我院最具优势的学科之一,那么我们首先就应保证其质量,多出成果,争取使进入工作岗位的每一个毕业生都能在业界取得较大成就。在培养和输出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同时,争取用10---15年的时间把该学科建设成为国家一级学科,建成至少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博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并以此专业为依托,带动我院生物学科的全面发展。
之所以我要建议以“发酵工程”为着力点,是因为,综观全国,并没有把该专业摆在突出的位置,在该专业拥有突出优势的院校为数不多,同时也不是当今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但是它在实际生产领域中却举足轻重,特别是在食品行业和酿酒行业。而我院所处的环境也提供了便宜,在自贡周边就有泸州老窖和宜宾五粮液两大国内外闻名的酒业集团,因此重点发展该专业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我院已于去年9月正式和泸州老窖合作组建了“酿酒生物与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这比我想象的要快,但离建设成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防腐工程
防腐工程的历史和发酵工程一样悠久,并且也是我院的优势专业之一。在我省,除了川大的防腐外,我院的防腐可谓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具有重大优势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院的防腐工程较之发酵工程更具优势。对于这个方面,我不太了解,我想我院在该方面也有十分优秀的人才,不妨请该方面的专家提出发展建议。
3.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
在该方向,我院以曾黄麟院长和傅成华教授为代表,并且我院在合并前就建立了“四川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因此该专业方向,我院也有比较突出的优势。而且,目前曾院长在数字信号处理和神经网络方面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有着较高的声誉。如今,人工智能在国内外均属于科技前沿,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尽管我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仅凭我们学院自己的力量,要把这个学科建设成一流学科,我个人认为还很难做到,因为不仅国际上,即使国内同行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发展得比较成熟了,更何况在这方面我们还非常缺乏优秀的人才,尤其是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我建议学院可与电子科技大学等名校利用各自的优势联手打造,有句话叫做“学术无国界”,这一点应不难办到。
4.高分子材料与化工工艺
在这个方向,西南地区除了四川大学,其它院校也不是特别突出,而我院该方面在最近几年的发展尚属不错,并且还存在着潜在的优势。我院地处自贡,自贡正好有这方面的优势。自贡有全国闻名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它是专门从事高分子合成材料研制和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产品广泛用于航天、航空、电子、石油、化工、煤炭、汽车、纺织和机械等工业部门。我院可以自己的优势结合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的优势进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化组合。凭借自身优势和地方优势,争取建成一个国家级重点研究所,建设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体的学位体系。
5.机械设计与制造
对机械行业,我知之甚少。但我最近对自贡在这方面的潜力和优势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了解。我发现,我院在这方面的发展也具有特别的优势。
自贡乃千年盐都,对自贡的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会知道,自贡在盐业技术方面有着国内外一流的水平。四川久大盐业集团便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至于具体的学科发展,我希望学院可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提出发展方案。除了盐业集团外,还有东方锅炉厂在这方面也有很深厚的技术底蕴。
6.历史学
自贡以“千年盐都”、“南国灯城”、“恐龙之乡”而享誉海内外。盐业历史博物馆和恐龙博物馆更是自贡的象征,见证着自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而这些还只是目前已发现的,对于历史的研究不能只停滞于已发现的,还应更多地发现我们尚未发现的。自贡特别是富顺有着近两千年的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历史学家所关注的。
在省内,除了四川大学,并无第二强“历史学”,如今我院又成立了“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省级)”,使我院在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又向前迈进一步,促进了我院综合实力的提高。要把我院建设成为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历史学的发展应是重点考虑之一。
7.数学学科
数学的发展不管是对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国防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我院来说,作为一所工科院校,数学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工程技术中,往往需要数学这一基础工具的应用,如果没有数学基础教育和工程数学的研究和发展,也就没有工程技术的长足发展。
在数学基础教育中,数学建模教学和应用的发展也日益成为当今数学及数学应用中的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科技工作者和数学教学工作人员的重视,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所。我国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与教育部的努力下,如今我国的数学建模取得了较快发展,并且得到了大范围的普及,尤其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功。我院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院数学基础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为了使我院能取得更大的成功,我建议学院对数学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人才培养与引进
要实现学院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增强优势学科的势力,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势必成了根本的前提和保证。我认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充分发挥我院启动的“人才工程”的作用。
1.学院自身培养
如今,我院亦有了渐具规模的人才培养渠道,可在本院选取一些我院优秀的研究生,采用我院“人才工程”的机制,扩大投入,争取把这些可造之才都培养成我院所需要的人才。具体的培养机制,可由相关部门仔细斟酌,做出更加合理的实施方案。
2.派出优秀人员到其他院校、研究所或国外进行深造
派出优秀人员到其他院校、研究机构或国外进行深造,可以学到同行业的先进知识和学术成果,避免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对学院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引进人才
无论哪所院校或是研究机构,对于“引进人才”,都是十分重视的。一所大学的学术水平往往是需要有一些在国内外知名的科学家或学者来支撑,而我院在这方面十分欠缺,因此我建议在我院现有的引进机制基础上,加大对人才引进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4.人才的挽留
培养了人才,引进了人才,更重要的就是要留住人才。对人才的挽留,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精神方面的,另一方面就是物质的。精神方面容易办到,而对于我院的实际情况则主要存在于物质方面。往往是因为我院没有提供优秀人才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足够的物质基础,从而导致大量优秀人才流失。
四、“产学研”与科技发展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生产实践,而要实践则要科学研究做支撑,科学研究又需要以“学”为基础,这几个环节是相互循环和相互依赖的。因此,“产学研”的结合就成了一个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产学研”又能进一步促使科技的发展,提高我院的科研水平,从而为我院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和保证。具体的实施方案应当由科技处进行深入的研究。
对于“产学研”的发展,我院不妨在原有校办厂的基础上,扩建厂房,建立正式校办企业,不仅可以为我院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还可以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可提供资金。另外,还可以通过投资的方式扩大校有资产,鼓励本校师生创业,将我们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资金引进
要实现我院的发展战略,资金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制约因素。鉴于我院资金的实际情况,资金的引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资金的引进有很多途径,在国外,高校的发展资金主要依靠社会捐助和企业投资,对于我院来说也是一种参考,不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方式不能成为第一选择。在我国主要依靠政府拨款和贷款。至于我院具体采用哪一种,还是哪几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六、实施方案
建议成立“四川理工学院名校发展委员会”,以统筹规划我院的名校发展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分设常务办公室、国家重点学科及重点实验室筹建办公室、“产学研”及知识产权办公室、人才培养与引进办公室、资金引进办公室、发展监督办公室等六个办公室。各办公室的职能由字面上大概也可说明一些,仅做参考。
针对具体情况,不一定都要按照规定去做,可适当进行调整,以实现学院发展最佳进度。比如学科的发展,我院可根据现有条件,优先发展发酵工程、人工智能、防腐工程三个专业,将其发展为顶尖学科,从而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
结束语
以上建议只是从我个人角度提出的,由于我的知识面及水平有限,势必比较片面,只希望能为我院的发展贡献一点力量。对于学院的发展并非一个人或几个人能胜任的,需要有政府的支持、学院领导与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全院师生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大计。本人以此拙见,期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